經常喝酒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山東的名酒還是非常多的,在繁榮的時期,甚至能夠做到一城一酒,不過并不是每一款酒的發展歷程都那麼的順利,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一些白酒宣傳不到位,就逐漸走向了沒落。
之前飯后閑談的時候,曾經聽同事向我介紹過這樣一款酒,他的名字是秦池酒,這酒的名字聽起來就十分的霸氣,但是它的發展歷程確是非常曲折的,一開始白酒剛剛開始發展的時候,它的名聲確實很大,甚至能夠做到讓央視為自己打廣告。
按照道理來說,能夠讓央視為自己打廣告,未來的發展前景一定是非常不錯的,可是後來卻逐漸走向了沒落,讓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的可惜,不過令人慶幸的是能夠重振旗鼓,最終整個白酒事業又恢復到了以前的狀態。
當時銷量一度很高的酒廠,更是用高價的廣告費拿下了央視的宣傳,有很多酒友都投來了質疑的目光,都在懷疑這樣一個小酒廠是有怎樣的實力,能夠支付起天價的宣傳費呢?難不成是在白酒上做文章,用的都是劣質原料生產出來的酒?都是酒精勾兌的?
一時間讓這款酒陷入了輿論的漩渦,當時酒廠的負責人也沒有及時的回應,所以品牌的信任越來越低,隨后銷量也就持續走低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少有人在關注這件事,酒廠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開始重新研究方向,把更多的心思花費在釀酒上,讓人們能夠看得見白酒質感有顯著的提高。
所以才慢慢恢復了過來,其實在白酒行業當中,有很多像這款酒一樣經歷的白酒,如果想要讓一款白酒長久的發展下去還是要自身能力出眾,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自己有足夠高的本領,才可以不被一些外界因素所影響。
其實有很多質感很好,價格很便宜的純糧酒,但是受地域影響或者是宣傳不到位,導致很多酒友對他們都不太了解,比如下面這3款,絕對是百分百的純糧佳釀,有機會的話或者感興趣多嘗嘗是非常不錯的。
這款酒價格不貴,不到200元就可以買到,應該是大多數酒友都能支付的起的,但是它的口感卻不像200元的白酒那樣粗糙,口感細膩,酒液清澈,喝起來香味十足,作為醬香型的白酒是做得非常出色的了。
之所以品質如此高,是因為范應華老先生參與了釀造,很多不喝酒的人對范老先生可能不太了解,其實在酒友圈里,范老先生的名號可是非常響亮的,首先范老先生在原茅台酒廠工作了37年,在這37年里,每一天都在認認真真的過程中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會提高自己的釀酒技術。
即使是退休了,也在想著自己的釀酒技術怎樣才能傳承下去,所以如今又加入到了國康酒業,希望可以把自己的釀酒技術讓更多的年輕人接觸到,學習到,傳承到,如今這款酒也走向了廣大的消費者,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滿意,證明這款酒的品質是十分不錯的。
首先原料選擇的是當地生長出來的優質高粱,釀造工藝則是最經典的12987傳統工藝,傳統手工藝釀造出來的白酒,相對于現在流水化工程釀造出來的白酒來說,味道要更濃郁,酒液要更細膩,喝上一口要更加沁人心脾。
在后續過程當中,還需要在專門的酒窖當中進行窖藏,窖藏的時間長達5年,還需要加入10年陳年老酒進行勾調,所以白酒層次感豐富,味道濃郁,也是有據可依的,外包裝選擇的是上檔次的黃色,酒盒看起來不俗氣,又平添幾分貴氣。
平時在家里請客吃飯,用這款酒招待,一定會讓自己的臉上特別有面子,即使是用在商務宴會上,也不會讓客戶覺得很小氣,所以平時放在家里用來珍藏或者是用來品嘗,都是屬于非常合適的那一種。
這款酒屬于典型的米酒,酒精度數不高,但是味道卻十分清香,很多不常喝酒的人喝這款酒也是能夠接受的。他在當地的知名度很高,對于外省人來說接受程度可能不太高,是因為釀造原料的原因,風味相對于大多數能夠接觸到的清香型白酒以及醬香型白酒還是有一點出入的。
不過這款酒是老品牌,這麼多年一直屹立不倒一定有它的優點所在,口碑一直都很好,很適合那些剛剛接觸到白酒,但是又不太能喝高度數酒的人,試一試這款米酒還是很不錯的。
這款酒產自遼寧,東三省的黑土地上生長出來的農作物品質都是有目共睹的,用來釀造白酒絕對是上乘的選擇。這款酒不光原料選擇的好,釀造環節也格外的細心,每一個環節都被照顧的很好,品牌和口碑這麼多年屹立不倒,證明真正打動了消費者,價格實惠,口感細膩獨特,是值得品鑒的佳品。
今天的知識分享就到這里了,如果感興趣的話,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和我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