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殺菌,二消炎,三護肝,鮮嫩營養,全身是寶,蒸包子吃特香!
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負。自從婆婆退休后就有了大把的時間,本來她就是個閑不住的人,這不又跟她的老姐妹們出去挖了些野菜回來,說是叫「婆婆丁」,吃了對身體好。小編也吃過像是薺菜、苦菜、面條菜等等野菜,但是記憶中真沒有「婆婆丁」這樣東西,好奇心促使小編查了下這「婆婆丁」究竟為何物,不查不知道,一查原來是它呀,原來蒲公英也叫「婆婆丁」。
蒲公英是一種野菜,也是一種中藥材,全身是寶,也被稱為藏在草叢中的「護肝冠軍」。春天正是它的葉片最嫩的時候,所以這時候采摘回來最適合涼拌、做粥、包包子、包餃子吃等等,只是像小編這樣不認識的肯定就把它當成雜草了。要說小編認識的蒲公英,僅限于它開了花以后的樣子,頂著漂亮的小黃花,等花敗了就又變成一個個小絨球,風一吹到處飄散。而且開花后的蒲公英也可以采摘,只是會比較老,更適合晾干后泡水喝。
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個蒲公英包子的做法,鮮嫩營養,吃著特香,感興趣的朋友們一定要記得嘗鮮哦。
【蒲公英包子】
1、蒲公英摘去枯葉、去掉根部(根部不要扔,可以洗凈后留著泡水喝),放進盆中,再加入足量清水和少量食鹽浸泡十分鐘左右,之后再輕輕揉搓,上面的灰塵雜質就可以很輕松的沖洗干凈了。2、然后鍋中加水燒開,往水中加入少量食鹽和食用油,再把洗干凈的蒲公英倒進去焯水。因為蒲公英中含有草酸并且帶有苦味,所以焯水過程一定不能省,焯水后的蒲公英吃著更健康,口感也會更好。這里還要注意焯燙時間不要過長,看到蒲公英變色后就可以撈出來了。焯水后的蒲公英撈出來過涼,并浸泡一會,去除苦味。
3、這時候把五花肉切成小丁,盛入盆中,放入蔥姜末,再加入生抽、蠔油、老抽、胡椒面、五香粉、白糖、雞精和食鹽調味,攪拌均勻后,腌制一段時間。
4、把過涼的蒲公英撈出來擠干水分,剁碎后盛入另一個盆中,倒入食用油攪拌均勻,以鎖住里面的水分。搟好包子皮的時候再把蒲公英和腌制的肉丁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后,包子餡就調好了。
5、提前發好的面簡單揉搓一下,先分成大小合適的面劑,再搟成一個個包子皮。把餡料包進包子皮中,用左手按住餡的同時輔助轉動,方便右手拇指和食指捏出褶子,直到最后完成一個包子。包好的包子裹上玉米皮擺放進籠屜上,蓋上蓋子再次醒發。
6、然后鍋中加水,把醒發好的包子冷水上鍋,等鍋中上汽后再蒸二十分鐘,口感清爽的蒲公英包子就做好了,營養又好吃哦。
蒲公英雖好,但是也有些飲食禁忌,建議大家吃之前做好功課,以防引發身體不適。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感謝您的閱讀和支持,我們明天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