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在的樓市來說,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對于今年來說,調控政策更是進一步收緊了對于房地產行業的資金流動。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大家都知道,之前房價一路高漲,很多中途買房的家庭,現在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主要還是因為之前城鎮化的不斷推進,使農村人口都進入到了城市當中。
人們進入到城市當中,需要購買自己的房子,這就導致了購房的需求很大,大量的資金都流入到了房地產行業當中,使得房價一直在上漲。其中也有經濟發展在不斷推動著房價的上漲,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大量資金的流入,和大量的購房需求,使得房價一直上漲,而購房需求多也意味著房子受人哄搶,隨時可以變現。
未來10年,這3類房子成「奢侈品」,懂行人已在「悄悄」下手。
第一類,電梯洋房。
洋房具有樓層低,密度低特點,相較于過去那種雖然是多層住宅,但很多都沒有電梯,對于老齡化社會來說,上了年紀的人走平路都可能摔跟頭,統計資料顯示,65歲以上老人因傷致死的首要因素就是「跌倒」。毫無疑問,上下樓更是比較吃力也增加了遇險機率,隨著老齡人口的迅速增加,電梯的洋房的需求會明顯增加。
有人說,高層住宅不是也可以選擇低樓層嗎?對此,網易曾針對老年人的居住需求進行了專門的調研,資料顯示,有77.5%的老人對光照、通風、溫度濕度比較在意,位列各項指標之首高層住宅的低樓層在光照等方面顯然不及低密度的洋房。
不過,洋房相對于高層住宅來說,由于得房率高,居住舒適度高,其價格自然也會高出一些,一般在10%左右。不難預計,現在城裡到處都是高層住宅,電梯洋房又比較稀缺,隨著老年人口越來越多,電梯洋房的價值會越來越高,成為很多人眼中的「奢侈品」。
第二類,依山傍水的公園房。
依山傍水的公園房有3個明顯優勢:1.空氣確實很好。有機構做了一份城市負氧離子的比較分析研究報告,經過22個月的持續監測發現,城市郊區的山上負氧離子高于城區約5-6倍,其中小離子占80%,中離子占20%,需要說明的是,城區的中離子含量近乎為零;
2.老年人鍛煉身體必不可少,現在城市的公園基本都配備了各類健身器材,在綠樹成蔭的環境裡跑步、活動筋骨,有利于身體的保養和恢復;
3.不僅是老年人,現在很多中青年人由于學習、工作壓力大,同樣也需要在青山綠水的公園裡鍛煉釋壓,所以,我們在公園裡經常看到不少年輕人的身影。說白了,房子的價值絕不是鋼筋混泥土,還體現在周邊像公園這樣自帶宜居屬性的因數,同樣,隨著城市人口密度越來越大,這類房子也將進一步走俏。
第三類,城郊結合部的別墅。
說到奢侈品,自然不能少了別墅。說實話,像城中的別墅不僅極少且死貴之外,空氣這些宜居屬性比郊區差遠了。所以,當不少人有錢了以後,就會選擇在城郊結合部地段購買別墅,當時在那裡買一套別墅不過只有市區普通小面積房子的成本。不過,隨著時間推移,郊區的別墅價值也越來越稀缺。分析原因不難發現:
1.人人都有一個別墅夢。住久了高層住宅的人都知道,樓上的叮咚噪音、等電梯煩躁、不接地氣、養只寵物都不方便,更別說實現自己的田園夢,別墅則可以解決這些弊端。所以,有建築專家表示,但凡有一定經濟條件的人,會隨著高層住宅設施設備的老化而逐步搬離,別墅無疑是他們的一個重要去處。
2.高收入群體越來越多,對別墅需求持續增加。經濟在發展,家庭的收入也在提高,根據《胡潤財富報告》的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我國有3300萬戶家庭屬于中產階層,其中新中產達1000萬戶,新中產家庭的淨資產中位數為370萬,處于快速的增長過程中,無疑,隨著收入增加,越來越多的中產都將是別墅需求的潛在競爭者。
3.別墅需求持續增加,但因「限墅令」持續發揮作用,現在很多城市基本都不審批別墅,蓋住宅也是建高層,別墅的供需矛盾將會長期存在,所謂物以稀為貴,未來郊區的別墅可能是「一墅難求」。
4.「逆城市化」規律。從發達經濟體經驗看,到城市化後期,富人大都不住城區,而是選擇住郊區的別墅。我們現在不同的是,比如像相關的社區醫生等配套還沒那麼發達,當然,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短板肯定都能補上,郊區富人化是一個趨勢。
總體來說,長期看,我們不缺房子,而是缺更符合經濟發展、人體健康和社會人口年齡結構等屬性需求的房子。宜居房需求越來越多,而產品又比較少,自然是「少則為貴」。
所以,有懂行人就表示,未來10年,上面提到的這3類房子將成為「奢侈品」,且已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悄悄」下手,經常可以看到有身邊的人,人住在市區以方便工作、孩子上學,而在郊區買了洋房、別墅等房子,其中有很多就是為自己以後養老做打算。那麼,你也是這樣想的嗎?說說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