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看待「腿舉」這個動作的? 上半身固定、運動軌跡固定、脊柱無壓力?比深蹲更安全?——這些是很多人的看法,但事實并非如此。一旦你的腿舉操作不當,它會比深蹲更易受傷,粉碎膝關節和腰椎。
今天我們就從腿舉的動作幅度開始講起,上推到什麼程度?下降到什麼程度?如果你理性限制,腿舉就是很安全的;反之一旦越界就糟了。
視訊講解版:
視訊加載中...
●首先,腿舉 上推的幅度,只要避免膝關節鎖定,你基本都是安全范圍。而相關的災難其實我們見過不少——大重量腿舉鎖膝導致膝蓋反關節折斷。因為腿舉器械通常都會把你的下肢結構固定死,不像深蹲那樣還有緩沖空間。
有些人美其名曰腿舉鎖膝可以做出完整頂峰收縮,其實意義不大。想做頂峰收縮可以用腿屈伸來彌補,腿屈伸的鎖定位置比腿舉安全100倍。
●再來看看腿舉 下降的幅度,這個比較隱蔽。許多人認為腿舉向后仰躺,脊柱已經被固定了所以根本不會施壓腰椎,這麼想很片面。因為在你下降幅度過深的情況下,骨盆依然會眨眼,下背依然會圓起。外加你腿舉重量往往比深蹲大很多,在圓背情況下腰椎依然有可能突出。一旦突出壓迫神經,產生痛麻,你的下肢訓練必然受影響。
如果你每做完一組腿舉,下背就莫名酸痛,趕緊糾正動作模式——確保屁股塞緊坐墊轉折處,一點縫隙都不留,在髖部始終被固定的情況下,你的屈膝幅度才是安全有效的。
●很多男生在做腿舉時,會采用窄站距腳尖朝前,側重股外側肌,這麼想沒問題。但要注意,如果你屬于大塊頭增肌期,大腿和肚皮都很粗,腿舉下降時,大腿肚皮可能會撞在一起,導致你不自覺抬髖。
改成單腿腿舉可以克服這個問題,發力腿依然窄站距腳尖朝前,另一只腿拿下來或拿到器械外面去,你的肚皮就沒那麼擁堵了。而且,單腿腿舉可以在重量不大的情況下,造成強于雙腿的刺激,值得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