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七件事「 柴米油醬醋茶」,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 就是為了生活忙碌,過去條件不好的時候,對飲食真沒什麼講究,尤其是調味品這一塊,就是簡單的食鹽、醬油和醋, 現在生活條件提高了,廚房的調味品,也從最初的三四樣,變成了現在的十幾樣。
常見的有蠔油、豆瓣醬、生抽、味極鮮、雞汁、老抽、醬料等等, 尤其是蠔油,過去的時候,只在廣東一帶流行,現在幾乎遍地都是,越吃越上癮,蠔油是用「牡蠣」為原料, 牡蠣素有"海底牛奶 "之稱,熬煮濃縮取汁,再輔助調味制成, 味道鮮美、蠔香濃郁。
烹飪一些青菜或海鮮菜肴的時候,淋入一些蠔油,能極大的增加鮮美味道,放和不放完全是兩個口味,蠔油是 傳統粵菜 的主要配料,不但營養價值高,調制的味道也好吃。
現在炒菜的時候,幾乎每一道菜,都要放蠔油,包括調餡、炒菜、燜餅、川菜等,其實很多場合下,根本沒必要用蠔油,用了反而適得其反,得不償失,屬于極大浪費。
糖醋里脊、糖醋茄子、糖醋排骨、菠蘿咕咾肉、東北鍋包肉等,帶有甜口的菜肴,這類菜肴主要依靠白糖提鮮,再混合番茄醬,搭配出酸甜口的味道,讓人食欲大開。
而蠔油的本質是海鮮,味道會起沖突,最重要的是糖醋汁的勾兌,如果遇見蠔油,顏色會變暗淡,失去了菜品的色澤,破壞食材的味道,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分。
水煮肉片、麻婆豆腐、香辣蝦、辣子雞、香辣雞爪等菜肴,也沒必要放蠔油,辛辣味菜主要突出的是辣中有香,香中有辣,而蠔油發揮的作用是鮮,兩者完全不相搭配,例如青菜、海鮮之類的。
辛辣味、麻辣味的菜,完全沒必要放蠔油,效果很小,放了也是浪費,麻辣菜的味道重口,適合重口味的人群,蠔油比較適當口味淡的菜肴。
腌制類的菜肴,是以咸鮮為主,要放一定數量的大蒜、小米椒、蔥姜等,添加蠔油的效果很差,微乎其微,最終都被咸味遮蓋了,很多人養成習慣了,即使腌菜,也喜歡淋入蠔油,其實真沒必要,完全是浪費。
常見的腌蘿卜、腌泡菜、腌辣椒、腌黃瓜、腌兒菜等,主要原料是醬油、醋、食鹽、白糖之類的,混合一些大料,腌出香味。
雖然以上這三種菜不適合放蠔油,但這并不能否認蠔油的鮮美味,制作這兩種菜的時候可以試一試,如虎添翼,讓味道更鮮美。
1、準備七八朵干香菇,清洗干凈,泡軟泡脹,改刀切成小塊,另外準備一些新鮮蔬菜,清洗干凈,切好備用,輔料大蒜。
2、接下來開始烹飪,起鍋燒油,油熱放入大蒜爆香,接著倒入香菇翻炒,炒兩分鐘后,倒入青菜繼續炒,調味只需要蠔油和食鹽即可,翻炒均勻,即可出鍋開吃。
3、按照這個方式炒的蠔油香菇青菜,味道很鮮美,食材本身的味道加上蠔油的鮮美度,讓人吃的津津有味,蠔油也被完全體現了出來, 味道鮮美,蠔香濃郁。
1、準備一個鮮嫩的西葫蘆,刮掉外皮,清洗干凈,改刀切成滾刀塊,另外準備一些輔料,大蒜和蔥段,喜歡吃辣的可以來一些小米椒。
2、起鍋燒油,油熱放入蔥蒜末爆香,接著馬上倒入西葫蘆,爆炒兩三分鐘,調味放少許的食鹽、蠔油和雞精即可,炒勻即可出鍋。
3、按照這個方式炒的西葫蘆,鮮香美味,營養豐富,非常好吃,下飯效果更是一流,就連平時不愛吃蔬菜的孩子,都吃的津津有味,大快朵頤。
蠔油不是「 萬能油」,也不要什麼菜都放,調餡的時候,可以適量放一些,比較搭配的菜肴有 蠔油鮮菇牛肉、蠔油青菜、蠔油香菇、蠔油豆腐 、蠔油雞翅等等,很多炒菜習慣了,順手就喜歡放一些,其實是用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