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很多朋友可能不認識,這是一個很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不過換一種說法,那就是油條。是不是很熟悉,它們都是油炸食物,不同地區叫法不一樣,相同的那就是大家都喜愛這種美食。這次分享一道酸奶口味的果子,奶香味的。沒有酸奶的可以使用牛奶,牛奶也沒有那就用清水,什麼方便就使用什麼。果子有分發酵跟死面的,這次做的是發酵的,吃著好消化一點。

口感吃起來酥酥軟軟的,個人喜歡甜口的,所以往里面加入了白糖。想吃咸的就把白糖換成鹽就可以了。可以自由靈活調整。這道果子外觀顏色金黃,想吃更酥脆的就炸焦一點,表面酥到掉渣,內部是蓬松的發面體,吃著很柔軟,咬一口有淡淡的奶香味,非常綿軟香甜。吃著非常解饞,做的時候加入了黃油,吃著奶香更足,沒有的就加一點豬肉,吃著很香。

整道做法很簡單,做法包子饅頭的都知道。前面的發面步驟都差不多,后面的就整形。整形也不復雜。切一切翻一翻就可以,外形很好看。最后是油炸。雖然油炸,但是因為發面,受熱的時候往外冒空氣,所以不吸油,出鍋撕開內部都是干爽的,表面可以用吸油紙吸一下,一點也不油膩。一碗面粉加2個雞蛋是主要材料,很常見,做法也簡單。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起來試一試,下面就分享詳細的制作步驟。

【所需材料】
500克面粉,2個雞蛋,5克酵母,4克泡打粉,30克白糖,2克小蘇打,10克黃油,150克酸奶,110克牛奶。
【制作步驟】
1.500克面粉放入盆中,磕入2個雞蛋,加入5克酵母,4克泡發粉,30克白糖,2個小蘇打,用150克酸奶跟110克的牛奶和面,把它攪拌成面絮狀。

2.然后倒入10克黃油。

3.下手揉成面團,蓋上保鮮膜,醒面20分鐘。

4.時間到了之后把它移到案板上,把它搟成厚度為1厘米左右的厚片。

5.然后把它切成寬度5厘米左右的長條。再把它分成小段。這個小段就是最后成品的大小,想吃大一點就分大塊。

6.然后取一份面劑子,對折對來,在中間切上一刀,不要切刀頂部位置。

7.然后把一頭往中間的孔洞翻。一個生坯就做好了。

8.全部做好蓋上保鮮膜,松弛15分鐘。

9.起鍋燒油,開大火燒,用筷子測試油溫。筷子放進油鍋,筷子四周冒密集的泡泡就可以了。轉小火。

10.下入生坯,先不要翻動它,讓它先定型。

11.底部變色了在翻面,之后反復翻面,一直炸到兩面顏色金黃就可以出鍋了。

12.撈出控油即可。

小貼士:
1.炸過的油不要丟,過濾一下還可以炒菜,或者涼拌,也可以留著下次油炸用。
2.甜度根據個人喜好來調整。喜歡吃咸的就把糖換成咸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