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日本一名天才跑步少女橫空出世,在全國女子接力賽上,以3公里9分02秒的成績奪得區間大獎,一路連超17人。
這位少女來自于日本津山市鶴山中學,是一位年僅15歲,身高157CM的初三學生,她叫朱瑛里。
長相清秀的她就像是從漫畫里跑出來的少女,長相神似國內明星迪麗熱巴,可謂是高顏值神力少年。
朱瑛里出生于日本岡山并在岡山長大,父親是加拿大人,母親是日本人,朱瑛里的夢想是參加奧運女子中長跑比賽。
朱瑛里小學時就很喜歡運動,4年級在當地的津山少年田徑學校便開啟了田徑生活,當時主要以短距離訓練為主,在參加短距離訓練的同時也會參加當地的馬拉松練習中長跑,小學六年級,她開始熟悉籃球,并且成績也很優異。
中學時,朱瑛里加入了岡山縣津山市鶴山中學的田徑部,但當時只有三名成員,由于田徑隊人數較少,所以也沒有特別定制的訓練計劃,平常的訓練內容都是由朱瑛里自己或者是家人根據網絡上其他跑者的計劃參考后制定的。
小學6年級,朱瑛里一鳴驚人,她參加了2019年秋季舉辦的岡山縣學童田徑比賽,以2:26.65的成績獲得女子800米冠軍,短短兩年就奪得冠軍。
國中后,朱瑛里田徑成績連續突破,一路過關斬將,展現驚人的實力:
● 2022全日本國中田徑錦標賽1500米冠軍,成績4:23.79;
● 2022年U16田徑世錦賽1000米冠軍打破賽會新紀錄,成績2:45.84 ;
就在前段時間,2023年1月15日全國地級女子公路接力賽,朱瑛里更是以驚人的實力刷新新賽段記錄,以9分2秒的成績連超17人備受關注。
比賽中,朱瑛里優美的跑姿、強大的爆發力成為近期跑圈熱議話題。
視訊加載中...
在全國地級女子公路接力賽這場比賽中,朱瑛里出發時隊伍排名還是第38位,前200米她便連超三人,1公里處名次提升到第32位,短短三公里的區間內, 朱瑛里幫助隊伍將名次追到了第21位,也就是說她總共完成了對17人的超越。
朱瑛里的「分段成績」為第1公里2分55秒,1.5公里用時4分24秒,3公里9分02秒,該賽段成績也刷新了2013年高松望和2019年南日向共同保持的9分10秒的區間紀錄。
雖然最終朱瑛里所在的岡山縣代表隊僅排名第18位,不過她的出色表現讓她成為了整場比賽的最大焦點。
她被日媒評價:朱瑛里驚人的跑動與奧運選手不相上下,157公分的身高和優美的腰身展現出出眾的速度,標準的跑姿十分完美。
而朱瑛里在受訪時表示:「因為自己一心想著要破紀錄,所以沒有注意到自己竟然超過了這麼多人,自己此次發揮前2公里配速其實沒有達到預期,但跑到後來才有感覺。」
朱瑛里比賽中,全程極大步幅和完美揮臂足以證明她強大的心肺功能,尤其是跑步時的力量感也看得出來她在這方面是極具天賦的。
這場比賽也被視為朱瑛里通往日本中長跑選手成功的大門,這也是她首次參加這麼大型的賽事。
就在昨日1月29日,朱瑛里在都道府縣驛傳中再次跑出亮眼成績。
這是一個有起伏的跑步路線,朱瑛里的3區3公里耗時9分40秒,超越3名對手破紀錄10秒,并領先第二名37秒。
這是三年來賽事第一次舉辦,原紀錄是2016年倉敷一中的金光由樹創造的。
朱瑛里無論顏值還是跑姿吸粉無數,在這場接力賽中,她的跑姿可謂教科書般標準。
據了解,她的身高1.57米,步幅卻達到1.7米,步幅超過了身高,她的步頻也較快達到196,雖然她的身材矮小,但通過較快的動作節奏和堪稱「夸張」的大步幅,使得配速達到驚人的3分。
朱瑛里這個速度對于青少年來說有多快?
我國少年記錄(16-17歲組)為1989年馬家軍第一任隊長李穎創造的9:14.50,到今年11月才年滿16歲的她已經領先我國少年記錄高達10來秒,其1500米成績也達到4:23.7,朱瑛里的確是一顆冉冉升起的巨星。
朱瑛里的跑姿看上去非常賞心悅木,讓人不禁贊嘆。
從具體技術細節來看,她的上肢表現為肩部很放松,擺臂短促有力,擺臂幅度方向也非常規范,前不露肘后不露手;軀干姿態也保持得很好,挺胸收腹,伴隨強而有力的擺臂體現為軀干自然輕微的左右旋轉;
而下肢動作表現為積極抬腿送髖,著地緩沖很快,沒有明顯的剎車制動,著地過程中扒蹬動作比較典型,在蹬伸后小腿提拉折疊明顯,正是因為其小腿折疊充分,縮短了大腿擺動半徑,加快了大腿以髖關節為中心的擺動角速度。
所以她的兩條腿就如同風火輪一般節奏極快,當她超越其他對手時,其他對手的動作跟她一比,她的步頻步幅特征和跑姿規范性、協調性、優美性就立馬超越對手一大截,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從整體跑姿動作來看,朱瑛里體現了協調、舒展、有力、放松這些特點。
由于朱瑛里是1500米出身,中短距離田徑運動員跑姿要求本來就更高,跑姿動作幅度也大,所以她是用場地比賽的跑姿在跑公路比賽,朱瑛里這樣「非常標準」的跑姿,既是技術的體現,也是能力的體現。
高質量的跑姿需要良好的柔韌性、力量、爆發力、協調性作為支撐,特別是她那堪稱「夸張」的步幅真的非常養眼,步幅一大,動作就舒展,舒展了自然動作也就好看了。
看到朱瑛里的跑姿,讓我想起了另外一名日本頂尖大學生田徑運動員不破圣衣來,2021年,不破圣衣來萬米PB成績達到30分45秒21,創當時歷史第二成績。
2021年10月31日舉行的日本大學女子駅伝中,拓殖大學大一新生,18歲的不破圣衣在第5區9.2公里比賽中全程用時28分整,平均配速3分03,將區間紀錄整整提升1分14秒。
如果說朱瑛里是日本田徑中距離跑國中生第一人,那麼不破圣衣就是日本中長跑大學生第一人,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日本未來中長跑的明日之星。
不破圣衣的跑姿也非常富有特點,甚至可以說獨樹一幟。
我們仔細分析一下不破圣衣來的跑姿:從上肢看,肩部放松,擺臂自然協調并且規范,前不露肘后不露手,軀干很穩,挺胸收腹,下肢動作送髖抬腿很明顯,扒蹬也比較充分,特別是小腿折疊很積極,送髖加上小腿提拉折疊自然使得她的步幅很大,跑姿也比較舒展。
視訊加載中...
當然,不破圣衣來的跑姿最大爭議來自于她的著地,有人說她那麼快的速度,怎麼是用腳跟著地?
關于這個問題,單從不太清晰的視訊乍一看的確有些像腳跟著地,但仔細看,在著地瞬間,她應該是用全腳掌著地的。
不破圣衣來的配速大約3分多,男子馬拉松選手比賽時配速也是3分,3分配速采用腳跟著地的世界級運動員比比皆是,這話不是小編說的,而是來自于國際田聯2017年倫敦世錦賽馬拉松比賽技術分析。
在國際田聯(IAAF)官網的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re)網頁,我們下載了2017年倫敦田徑世錦賽男子馬拉松比賽的技術分析報告,通過這個報告,我們可以了解當今最頂尖馬拉松運動員的跑步技術特征,也即跑姿分析。
2017年倫敦田徑世錦賽馬拉松比賽與每年4月舉行的倫敦馬拉松賽完全不同。世錦賽的線路是一條封閉的環形線路,每圈長度大約10公里,運動員跑上四圈完成比賽,這樣研究人員架設好攝像機,運動員每跑一圈就可以記錄他們的跑姿。
2017年倫敦田徑世錦賽馬拉松比賽前八名名次和成績
研究人員將著地方式分為三種,分別是:
腳跟著地(Rearfoot),中足著地(Midfoot)和前腳掌著地(Forefoot)。
腳跟著地大眾跑者很容易理解,所謂中足著地接近于用全腳掌外側著地的方式,而前腳掌著地則是用足的前1/3著地。
從下表中可以看到,即便是前8名選手,絕大部分選手也都采用腳跟著地,少數采用中足著地。
前八名選手中大部分采用腳跟著地
我們往往認為大眾跑者多采用腳跟著地,而精英選手則采用更有效率的前腳掌著地。
事實并非如此,針對這次比賽所有70名參賽選手的分析也表明,約有67%的選手采用腳跟著地,30%的選手采用中足著地,而采用前腳掌著地的選手僅有3%。
看起來腳跟著地并沒有任何問題,采用何種著地方式跟個人習慣、肌肉力量水平更有關系。
所以不破圣衣的跑姿采用腳跟著地或者全腳掌著地基本上沒有什麼大問題。
其實大眾跑者不僅要關心著地部位,也要關心著地位置,要讓著地點靠近重心,在向前邁腿即將著地前,應當積極收腿下壓,這里的下壓其實就是指在下落腿的過程中,腿要有往回收的動作,這樣就可以減少著地點與重心之間的距離,減少剎車制動效應。
基普喬格跑姿中著地時小腿幾乎是跟地面垂直,收腿下壓很積極,這樣幾乎就沒有什麼剎車制動了。
基普喬格落地前下肢動作形態
最后對比朱瑛里和不破圣衣的跑姿,兩人跑姿都不錯,但也具有各自特色,兩人共同點是上肢擺臂標準,軀干穩定,下肢步幅大,抬腿送髖和小腿提拉折疊充分,動作協調。
兩人不同點在于大學生不破圣衣來身高肯定比中學生朱瑛里身高更高,所以步頻上面不破圣衣比朱瑛里稍微慢一些。
不破圣衣的特點在于看起來動作不露聲色,綿里藏針,但冷不丁就已經超過其他選手了,而朱瑛里的跑姿則是霸氣十足,力量感極強,動作堪稱完美。
步頻和步幅是跑姿的外在表現,而內核就在動作協調性、規范性與合理性以及能力基礎,國中級跑者看步頻,高級跑者看步幅,步頻相對好練,而步幅就更難練一些。
當然,增加步幅作為一項比較高級的跑步技術,并不適用于所有速度的跑步,將其作為速度較快情況下的技術完善和提升更為合理和現實,提升步幅需要一系列從技術到能力的整合訓練。
影響步頻和步幅的生理學因素
小腿折疊才能更有效地送髖抬腿
我們常說沒有最佳跑姿,但你看了朱瑛里的跑姿是否又會覺得她的跑姿似乎就可以視作標準跑姿或最佳跑姿呢?
其實還有一個關鍵點,跑姿與速度高度相關,7分配速與5分配速,5分配速與3分配速,跑姿當然有所差異,這種差異很大程度就是速度導致的。
跑姿需要專門訓練,跑姿可以不斷優化完善,適合自己的跑姿才是最好的跑姿,但你也許還沒有找到那個真正適合你的跑姿,并且隨著你的耐力增強。
你的跑姿是不是也需要提升優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