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房,妳會看到很多女生在跑步機上揮汗如雨,但如果一名肌肉男在上面跑步30分鐘乃至更久,這絕對是少見的。最起碼在筆者的健身房很難見到肌肉男去跑步,更不要說是團課、單車間,幾乎是看不到肌肉大佬的。
為何肌肉大佬十有八九不跑步做有氧?其實原因不外乎這幾個:
1、時間成本太高,大多人健身都是練器械1小時,如果練完器械,再加20-30分鐘有氧,那時間真的會很久。畢竟大多人只是愛好者,每天投入1.5小時在健身上,還不算上路程和洗澡花費的時間,時間成本太高。
2、付出多收益小,做幾個臥推爽,還是跑步更爽?無疑是跑步更痛苦枯燥,而臥推相對有趣一些。尷尬的是跑步帶來的收益,短時間肉眼不可見,但臥推帶來的收益是肉眼可見的,最明顯的就是胸肌變壯,所以跑步付出更多,但肉眼可觀收益卻不大。
3、掉力量掉肌肉,相信這可能是不少人抗拒跑步有氧訓練的最大的原因,畢竟對于很多大塊頭來說,練一身塊頭不容易,跑個步掉幾斤,那真的只有心疼,所以那就干脆不做有氧訓練了。
4、力量訓練可部分代替有氧,有氧可以減肥,力量訓練一樣可以,畢竟減肥最重要的是熱量負平衡;有氧可以帶來6塊腹肌,力量訓練也可以;有氧可以加強心肺,力量訓練也可以。
但不做有氧,單純的練一些孤立健身動作刺激肌肉,帶來的問題也是比較常見的。比如有不少健身者,健身總易氣喘吁吁,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他們練一會兒就呼吸更急促,說話變得結巴。尤其是練一些高次數的復合動作,比如俯臥撐、自重深蹲等等。這其實并不少見,體能比較糟糕。
心肺能力糟糕的健身者,往往在組間休息時間較長,心率長時間無法恢復,黃哲勛說過:「我們組間休息不是為了讓肌肉休息,而是平復心率」,所以訓練的效率也會偏低,造成健身時間冗長,身體恢復速度較慢。
那真的需要每次練完去跑步或跳繩嗎?并非如此,這里教妳一招解決,可以作為參考:我們可以在舉鐵過程當中對心肺能力展開一定的訓練,比如采用引體向上、俯臥撐、深蹲組成一個循環組,3個動作不休息連續做,一個動作做6個,重復3個循環組左右,一般花費時間不超過10分鐘,就可以對心肺耐力有不錯的訓練。美隊扮演者克里斯埃文斯的健身教練,就推崇這樣的方法,但克里斯一般采用5/6個動作來進行循環訓練,也是3個循環,次數也更多些。
如果妳不希望健身完去跑步,增強心肺有很多種方式,循環訓練是一種方式,多練練上下肢配合的復合動作是不錯鍛煉心肺的選擇。適當的增強心肺能力會對妳的體能,對妳的健身路更有好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