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一跑者陽康恢復真實記錄:運動手表監控下身體數據變化情況

hhh 2023/02/02


根據12月26日全國各省新冠感染調查統計,各省市感染率在50-80%之間,從跑者人群實際感染情況來看,縱然跑者普遍抵抗力較強,但由于新冠病毒較強的免疫逃逸能力,所以只要接觸病毒,基本上病毒可以無差別感染每一個人。


作為跑者,你感染了嗎?



本文以一名跑者近期新冠感染及恢復全過程,來講述他的經歷和身體感受。


這名跑者一直有24小時佩戴跑表的習慣,跑表所提供的豐富的心率、心率變異HRV、身體電量、睡眠、壓力、血氧飽和度等生理參數忠實記錄了這名跑者新冠感染和康復期間的身體變化。





該跑者講述在12月下旬,先是太太和孩子先后感染,經過幾天潛伏期,他也出現了感染,具體癥狀過程如下:


12月21日,感染第一天

● 早晨起來咽部不舒服,沒有特別在意,正常上班

● 午后身體開始發燒,狀態不太好

● 下班回家體溫38.2度,由于體溫不是很高,所以沒有吃退燒藥,就是多喝水

● 晚上十點上床睡覺,整晚上睡眠不好,睡得迷迷糊糊經常醒;


12月22日,感染第二天

● 早晨測體溫38度以下,仍發燒,咽部持續不適,不是很嚴重,抗原檢測陽性,居家工作,工作效率不是很高;

● 下午休息,晚上洗澡后體溫上了38.4度,沒有吃藥,該跑者認為發熱本身就是身體調動自身免疫力的過程,只要發熱不嚴重,讓子彈飛會不見得是壞事;

● 晚上睡覺睡眠糟糕,睡不了整夜覺,喝水多,夜里上了幾次廁所;


12月23日,感染第三天

● 早晨測量體溫37.4度

● 晚上測量體溫38.2度,低燒,咽部癥狀日漸明顯接近生吞刀片,每次吞咽動作都感覺咽部不舒服;

● 晚上睡眠比前兩天稍好一點,但夜里仍醒很多次;


12月24日,感染第四天

● 早晨測溫體溫降到37度以下,下午和晚上測量不再發燒,但上呼吸癥狀發展到頂峰,生吞刀片,咽部疼痛明顯甚至感覺牽涉到中耳疼痛;

● 晚上睡眠仍不好,主要是夜間咽痛更加明顯,影響到了休息,第一次感受新冠感染似乎比感冒癥狀重;


12月25日,感染第五天

● 體溫正常,不再發燒,咽部癥狀依然明顯,有些咳嗽但不嚴重,主要是清痰;

● 無水泥封鼻子鼻塞癥狀,味覺嗅覺正常、 飲食正常,無食欲下降、不想吃飯情況;


12月26日,感染第六天

● 咽部疼痛依然明顯,「有史以來」最嚴重咽痛,生吞刀片的日子的確難熬;

● 其他癥狀都很輕,有點咳嗽有點痰,但不嚴重,味覺嗅覺正常,無明顯身體乏力感覺;


12月27日,感染第七天

● 咽痛好轉,但咳嗽似乎比之前明顯,干咳伴隨一點痰,其他無不適;

(果然新冠感染需要經歷5-7天的自然病程,之后癥狀就會緩解很多。這名跑者由于只有低燒,咽痛,沒有其他癥狀,所以他基本上也沒有吃什麼緩解癥狀的藥物,就是靠自己的抵抗力慢慢也就好了。)


12月28日

該跑者進行了單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說明已經不再具備傳染性,基本陽康,在這場病毒與身體的較量中,最終身體還是像絕大多數人那樣,戰勝了病毒。


12月27日至1月2日

咽痛癥狀基本沒有,但咳嗽一直有,斷斷續續,直到元旦之后咳嗽才逐步緩解;


這說明即便核酸檢測陰性,但咳嗽、味覺嗅覺減退等諸多癥狀還是一直存在,這些癥狀在轉陰后還會持續1-2周甚至更長,所以又被稱為「長新冠」。





這名跑者的7天感染過程是比較典型的輕癥感染者發病過程,從發熱開始,到反反復復發低燒,經過3天退燒,然后又是明顯的上呼吸道癥狀。


這個過程中,由于該跑者一直佩戴手表,所以手表忠實記錄了其間的身體參數反應。


在這名跑者發熱那幾天,其安靜心率是明顯上升的(下圖所示藍色線),體溫每升高一度,心率一般增加13到15次左右。


因為體溫升高基礎代謝明顯加快,整個人體處于調動應激狀態,此時心率加快,身體產熱增加加強脂肪動員,而一旦退燒,體重在調定點作用下很快又會回到之前水平。


而隨著退燒和身體消滅病毒,這名跑者的安靜心率也基本回到之前一般水平,提示此時可以進入康復或者恢復跑步階段。


體溫上升導致安靜心率明顯增加


身體電量代表身體經過睡眠后整個體能和生理狀態的恢復情況,所以正常情況下,早晨起來身體電量最為充足,而經過一天工作以及運動,身體電量會消耗。


佳明手表身體電量呈現鋸齒狀圖形,高值代表早晨電量,低值則代表晚間電量。


在發燒那幾天,這名跑者由于夜間睡眠不好,導致第二天身體電量完全沒有恢復,仍然很低。而隨著退燒,睡眠顯著改善,這名跑者身體電量在晨起恢復到之前水平。


發燒時睡眠質量下降導致第二天身體電量完全無法恢復


身體電量沒有恢復很大程度也跟睡眠不好有關。


跑者反映發燒那幾天,身體感覺疲勞不得勁兒,睡眠質量本身嚴重下降,不僅睡不踏實,夜里反復醒過來,而且整個人都處于迷迷糊糊的狀態。


而隨著退燒,睡眠質量得到改善,睡眠分數也基本回到正常水平。


發熱影響了睡眠導致睡眠分數很低

從具體睡眠構成看,發熱那幾天,這名跑者深睡眠時間明顯縮短,夜間清醒時間很長,這說明睡得很不踏實,特別是發熱第一天,這名跑者在床上躺了有8個多小時,但其中清醒時間長達3小時。


而3天后,隨著退燒,深睡眠以及有效總睡眠也基本恢復到感染前的水平。


發熱導致睡眠質量很糟糕

從HRV狀態來看,由于發熱導致心率上升,心率變異性明顯下降。

什麼是心率變異性?

大家都知道人在處于安靜時心率是比較規整的,但如果我們用毫秒來度量兩次心跳的間隔時間(也即RR間期),兩兩心跳之間的間隔時間卻并不完全一致,這種差異就稱為心率變異性。



在安靜情況下,心率變異性應當越大越好,它代表了心臟對于外界環境任何刺激能夠做出及時靈活的反應,通俗來說就是心跳該快則快,該慢則慢。


隨著退燒,這名跑者的HRV呈現明顯上升趨勢,說明身體恢復得比較快。


發熱導致人狀態很差心率變異性下降


由于這名跑者新冠感染發燒幾天心率是加快的,這導致夜間睡眠時心率也上升,由此導致心率變異性下降,而心率變異性下降往往又跟疲勞和壓力有關。


所以, 通過心率變異可以很好的評價跑者承受壓力狀態以及疲勞恢復情況。


心率變異性越小提示壓力和疲勞越大

與心率變異性變化接近一致的是,在這名跑者發熱那幾天,身體壓力值明顯上升,而隨著退燒和身體清除了病毒,身體各項機能恢復正常,身體壓力也明顯下降。


發熱導致身體承受的壓力增加

綜上所述,安靜心率、心率變異性、身體電量、睡眠得分、睡眠構成、壓力情況幾個指標相互關聯,相互印證。


很好地反映在新冠感染期間,人體生理指標的異常波動,隨著病情緩解,則上述值基本也回復到正常狀態。這對于跑者評估自身身體情況和恢復進展還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關于運動手表測量血氧飽和度是否準確OR指夾式血氧飽和度儀測量相比哪個更準確的問題?

從測量原理來說,二者基本采用的都是光電法。


氧氣子在血液中運輸需要與血紅蛋白Hb結合,由于血液中的氧合血紅蛋白HbO2和還原血紅蛋白Hb存在一定的比例,并且氧合血紅蛋白HbO2和和還原血紅蛋白Hb對波長600~1000nm的光吸收特性不同,600~800nm波長光源還原血紅蛋白Hb的吸收系數更高,800~1000波長光源之間氧和血紅蛋白HbO2的吸收系數更高。


所以可以利用紅光(600~800nm)和接近IR(800~1000nm)的光分別檢測HbO2和Hb的光電信號,算出相應的比值,這樣就得到了血氧飽和度值。



運動手表測量血氧飽和度要求在靜止狀態下測量,其精度一般是可信的,但如果在測量時晃動了手腕,則數值不可信。


幾乎所有無癥狀或者輕癥感染者,是不會發生血氧飽和度低于95%的情況,血氧飽和度對于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檢測更有價值。


無癥狀或者輕癥感染者一般不會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



該跑者平時比較注重學習運動科學知識,也看了不少專業書籍,能夠對于恢復運動有理性認識,跑者表示自己在學習相關知識后會有自己獨立判斷,不會人云亦云,而是根據自身身體感覺循序漸進地恢復運動。


該跑者在整個新冠感染期間,沒有出現胸悶、呼吸急促等心肺癥狀,僅僅只有上呼吸道癥狀,所以這名跑者判斷自己沒有發生新冠病毒攻擊心肌的情況;


另外,這名跑者通過學習官媒發布的新冠權威知識,也了解到早期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和德爾塔毒株的確對于住院COVID-19患者會有一定的心肌損傷發生機率,但目前流行的奧密克戎毒株已經相對溫和,其對于心臟的負面作用已經很小,特別是對于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患者,發生心肌炎的機率更是微乎其微。


另外慧跑作為跑步專業知識自媒體一直強調主動康復訓練,他因此學到了主動康復訓練的重要性,并且康復醫學與臨床醫學是同等重要的學科,在病癥急性期之后就應當主動積極地進行康復訓練。


此時進行康復訓練不是說讓你恢復到生病前的運動水平,而是通過中低強度的合理運動和專門康復訓練比如呼吸訓練,促進身體機能恢復,消除久坐不動所帶來的身體機能全面退化,緩解因新冠感染影響導致焦慮抑郁負面情緒而帶來的各種主觀不適具有積極意義。



12月25日,星期日,跑者體溫已經回到正常體溫后的第二天,感染后第五天,這名跑者嘗試進行了4公里慢跑,配速為600,心率僅僅只有128,感覺還不錯。


沒有出現很多跑者所說的新冠感染后恢復跑步,心率明顯上升的情況,且由于好幾天沒運動,除了腳上有些發飄,其他沒有不良感覺,更沒有心肺癥狀。


新冠感染明顯緩解后第5天第一次恢復跑步

12月27日,星期二,也即該跑者感染后第七天,該跑者咽部癥狀已經好轉很多,他進行了第二次跑步,第二次跑步配速提升到527,平均心率143,跑了8公里,跑下來感覺很好,沒有任何不適。


新冠感染明顯緩解后第7天第二次恢復跑步


12月29日,星期四,該跑者經過核酸檢測已經轉陰,也即該跑者感染后第九天,該跑者進行了第三次跑步。


第三次跑步配速基本跟第二次差不多,都是520左右,平均心率還是143,但這名跑者延長了跑步距離,達到9公里多,由于速度不快,跑下來感覺也很好,沒有不適。


新冠感染后第九天第三次恢復跑步(已轉陰)

在12月31日,星期六,也即該跑者感染后第11天,該跑者進行了第四次跑步。


第四次跑步配速提升至512左右,平均心率149,這次跑步距離也達到這名跑者慣常健身跑的距離,即10公里左右,同樣跑下來感覺良好,沒有任何心肺不適。


新冠感染后第11天第四次恢復跑步(已轉陰)

1月1日,星期日,也即該跑者感染后第12天,該跑者進行了第五次跑步,第五次跑步配速提升至500左右,平均心率為154,距離為10公里。


這名跑者基本采用隔天跑步的方式,經過一周的恢復,耐力基本恢復到感染前的水平,由此可見積極康復的重要性。


這名跑者的恢復進程還是比較快的,跟這名跑者發熱程度不高,癥狀不重,恢復較快有關,也跟跑者體質較好有關,這也說明了運動愛好者的確無法躲避新冠感染,但在感染后癥狀更輕,恢復更快。


新冠感染后第12天第五次恢復跑步(已轉陰)


但這名跑者也建議說:「只要認真傾聽身體的反應,感染期間沒有心肺癥狀,循序漸進地恢復,運動后不僅沒有不適,就應該積極康復,這樣反而可以讓身體更快恢復。


另外沒有必要聽信新冠陽康后運動必然會導致心肌炎的謠言,病毒的確有可能導致心肌炎,但其機率非常低,跟猝死差不多。


根據資料顯示,發生心肌炎的患者幾乎都是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住院COVID-19患者,無癥狀或者輕癥感染者極少發生心肌炎。」



慧跑特定查詢了很多資料顯示:新冠病毒導致的心肌炎在人群中總體發病率約為4.5/1萬,幾乎所有新冠感染導致的心肌炎都是來自住院患者,這些患者大多有基礎疾病,而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感染者極少發生心肌炎。


可以肯定地說,新冠病毒,特別是目前奧密克戎病毒株引發的心肌炎是非常罕見的。




從目前已知科學認知來看,新冠感染的確不是「大號感冒」,感冒一周基本就恢復正常了,而新冠感染在核酸檢測或者抗原檢測轉陰之后,很多人還遺留有各種癥狀。


但長新冠不是新冠后遺癥,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長新冠有癥狀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癥狀會慢慢消失。


我們需要重視長新冠,但不等于長新冠無法消除,長新冠并不可怕,但主動積極、循序漸進地進行康復對于消除長新冠癥狀是具有明確作用的。


長新冠現象肯定存在但并不可怕

建議跑者按照如下方式恢復跑步:


新冠轉陰后頭3天,不出門跑步,居家進行一些舒緩的運動,比如拉伸、動作簡單的瑜伽,呼吸訓練,冥想等等,每次20分鐘,不超過半小時,讓身體先適應一下;


如果經歷第一階段后沒有不適,第4-14天可出門跑步,跑步距離為通常跑步距離的1/3,不超過1/2,速度為正常配速放慢2分鐘至2分半,隔天跑一次,不要天天跑,可根據自我感覺,循序漸進提升速度和增加距離。


有些跑者恢復跑步后心率會上升,疲勞感更明顯,肌肉無力,這是正常現象,因為此時身體由于才轉陰不久,機能狀態較弱,加之休息了較長時間,機能退化,所以需要放慢速度、縮短距離;



如果經歷第二階段沒有不適,轉陰兩周后,繼續跑步,跑步距離恢復到正常距離的1/2-2/3,速度為正常配速放慢1-2分鐘,同樣建議隔天跑步,當然該階段也可以恢復力量訓練;


如果經歷第三階段沒有不適,轉陰三周后,繼續跑步,跑步距離恢復到正常距離的-2/3-3/4,速度為正常配速放慢半分鐘到1分鐘;


第四階段持續一周,可以適當增加跑步頻率,隨著逐漸恢復,跑步時心率不再明顯上升,耐力明顯恢復,肌肉無力感也明顯減輕;


如果經歷第四階段沒有不適,轉陰后一個月,配速、跑量基本可以恢復到感染前水平。


還是那句話,個人因人而異,不要盲目模仿,也不要采用「坐月子」式恢復方式,那樣恢復,長新冠癥狀會消除得很慢。





感謝這名跑者完整記錄和分享了自己新冠感染的全過程,新冠感染的確不是大號感冒,盡管有時上呼吸道癥狀還比較明顯,但這種癥狀不是真正意義的重癥,90%的人在一周左右癥狀會明顯緩解。


跑者完全可以用運動手表更好地監控自己的心率、心率變異、壓力、睡眠,從而評估自己的康復進程。



在癥狀緩解以及核酸檢測轉陰后,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地恢復運動。


再次強調,新冠康復因人而異,大家不要盲目模仿這名跑者,但也沒必要說這名跑者恢復得太激進,他完全是在自我可控的情況下恢復訓練的,事實證明這名跑者也恢復得很好。


遵循循序漸進、仔細感受身體反應,放松心態,你會發現你的恢復比預計更快,長新冠癥狀也會消除得更快,祝各位跑者早日康復!


用戶評論